先看一下百度百科对人造肉的解释:
大豆蛋白肉实际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豆制品。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研究人员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干细胞,让它不断“长大”。
2015年4月2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Mark Post认为10年之内,人造牛肉除了和自然牛肉一样美味之外,在其它方面也将优于自然牛肉,从而解决当今牛肉生产面临的环境和动物保护问题。18个月前,他亲眼见证了首块牛肌肉干细胞制造的“人造牛肉”。
美国当地时间 5 月 2 日,人造肉巨头Beyond Meat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人造肉第一股。当天股价收盘时上涨163%,盘中一度暴涨192%,这创造了自2000年以来市值2亿美元以上公司上市首日最高涨幅。
早些时候的2019年4月1日,汉堡王突然宣布要开始出售人造肉汉堡了!恰逢愚人节,大家以为这是汉堡王的营销策略,甚至是愚人节玩笑。但很快人们就发现,汉堡王在美国圣路易斯的57家门店试点推出这款“不可能汉堡”。此外,汉堡王还表示如果 这款产品卖得好的话,将会在适当的时间将这款汉堡推广至全美7200多家门店。
自此,人造肉开始从产业成为流动的商品,走上全球各地家庭的餐桌。
何为人造肉
在百科词条中,人造肉是这么定义的。“人造肉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高度模仿的豆制品。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所以人造肉本身是一种健康的食品。”
2011年11月,荷兰研究人员表示有望在2012年制造出全球第一个“人造肉饼”,并发表关于人造肉有助人类解决目前肉类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的言论。
截至目前,人造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素肉,一种是培育肉。素肉以植物为原料,尽可能地模仿真正肉类的味道和营养成分。
“培育肉”来自动物源,在细胞结构上与原肉无本质区别,口味与原肉极为相似,能够提供足够能量。“培育肉”的生产环境是100%可控,无菌无污染。从理论上讲,“培育肉”更安全、也更加健康。
风口上的人造肉
站在风口上,猪能飞起来,肉更能飞起来。
人造肉走上了风口,成为雷军口中的另一只“猪”。
在汉堡王和雀巢入局之前,食品行业已经掀起了一股“造假”热潮。2016年,美国的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开始出售“素肉”汉堡,卖出了数千万份。
长江和记创始人李嘉诚、推特联合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和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都投资了人造肉公司。人造肉最大的拥鼐当属比尔·盖茨。在它看来,他将人造肉与犁并列为改变世界的突破性技术:人造肉不是为了让肉更多,而是为了让肉更好。至今,他已经连续投资了3家人造肉公司。
和素肉相比,培育肉的生产条件也非常简单,扩充产能也是很快捷的事情。网络上有个说法是,以猪肉为例,猪崽从出生到出栏,100天才能产90斤肉,实验室里利用细胞培育猪崽,60天就能长出5000多吨的肉。将近60倍的产能差距。我们不敢想象,一旦这种培育肉的技术成熟规模化,培育肉的成本必然大大低于原肉。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人造肉会引起诸多亿万富豪的追捧。
我们离食物真面目越来越远
人造肉是“假肉”这句话 没有任何问题,但人造肉 却解决了我们最基本的“食”的需求。
但是在环保主义和素食主义者看来,吃肉是一件很残忍、不道德的事情。甚至吃肉导致肥胖、高血脂等疾病,对人类健康有害。人类为获取肉食而饲养牲畜,占用更多的土地,消耗更多的能源。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全球人口依然在不断膨胀。一个联合国公布的官方数据曾表示,在2050年,全球人口将接近100亿。这是一个何其庞大的数字。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衣食住行和吃喝玩乐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既保证能量摄取的同时,还要追求健康和绿色。人造肉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如今,人造肉正成为潮流,更是受到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亿万富豪的追捧。但是,这或许并不是人类的幸运,而有可能是人类的悲哀。正应了双城记里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没有人能够分清楚好坏,人人都在逐利。
我想,当你居住在大城市里写字楼间时,你基本上不会再有机会或心思去了解关于食物以及食物链的相关消息。毕竟,除了没时间,就是没机会。